胃的癌前病变是什么,一定会发展成为胃癌吗?

不少百姓做完胃镜后

当看见报告上写着----

慢性浅表性胃炎

慢性萎缩性胃炎

萎缩性胃炎

……

都表示非常恐惧

给大家打个预防针

这些都只有极少数的可能会发展为胃癌

 

1978年WHO专家会议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,而在其基础上伴发的肠化和异型增生则成为肠型胃癌的癌前病变。
据报道,国外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为8.6%-13.8%,国内是1.2-7.1%,肠上皮化生随访1-10年的癌变率为1.7%,轻度异型增生病变率为2.53%,中度异型增生4-8%,重度异型增生10-83%。

 

胃癌虽然发病率比较高,但是它的进程需要很长的时间,多种因素共同作用。

01
胃癌的演变模式

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迅速转变成癌细胞,从最开始的胃炎演变到最后的胃癌,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Correa序列提出:从胃炎到胃癌有四步演变过程:最开始从正常的胃粘膜发展到慢性浅表性胃炎,再到慢性萎缩性胃炎,进而发展成肠化生、异型增生,最后发展成胃癌、转移癌。每个环节演变需要很多因素的长时间共同参与,也不是一定要完全按照此演变模式走下去。比如从肠化生到异型增生,不是必然的过程。
 

注:在这个演变链条中,需要我们积极检查,规范治疗,同时改善生活饮食习惯,可以把它阻断。

 

02
慢性浅表性胃炎

 

所谓浅表性胃炎,即胃黏膜组织学上有炎症细胞浸润、组织水肿等。可能因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,也可能是因为胆汁反流、药物、酒精等引起。可有腹胀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;也可无临床症状。

 

03
萎缩性胃炎

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腺体的萎缩。幽门螺杆菌的反复持续感染,胃粘膜长期受到胆汁反流,刺激性食物等。会慢慢演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。萎缩性胃炎症状没有特异性,甚至部分患者没有明显主诉。常见症状以上腹部隐痛,反酸、恶心等症状,和浅表性胃炎不易区别。

 

萎缩性胃炎的诊断靠胃镜和病理检查,不能仅以症状来判断。胃镜下可以看到胃黏膜变薄发白,血管纹理透见。病理检查表现为胃黏膜层变薄,可能见到固有腺体减少或出现肠化、异型增生等。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,随着年龄的增长,发病率增高。因此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黏膜的退行性变,是一种“半生理”现象。
 

 

04
肠上皮化生(简称肠化)

胃炎反复发生,胃粘膜反复受损又修复,胃黏膜细胞表现出了肠细胞的结构,即出现了“肠化”。肠化是一种反应性增生或者说是一种代偿性增生,是我们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、修复机制。它是一种病理概念,被认为是癌前病变,是一个可能发展为癌的状态,但发展成为胃癌的机会非常小。所以说,肠化很多情况下,与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和治疗策略大致相同。
 

05
异型增生

异型增生或者上皮内瘤变是意思相近,是指介于正常和恶性之间的过度状态。【正常上皮细胞→轻度异型增生(低级别上皮内瘤变)→高度异型增生(高级别上皮内瘤变)→浸润癌)】,属于典型的癌前病变。
 

注:一般认为轻中度肠上皮化生,通过规范治疗、去除病因后有可能逆转。一旦发生重度异型增生,则不可逆转。

 

记住:定期复查胃镜!

治疗原则:

 

1.一般治疗:戒烟酒、低盐饮食,少吃粗糙及腌制食品,多吃蔬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族的食物。忌暴饮暴食和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
 

2.一般认为单纯的萎缩性胃炎,伴有轻度肠化,没有临床症状,只要根除幽门螺杆菌,注意改善生活习惯,2年复查胃镜即可。
3.有症状的,除了去除病因,还要对症治疗。

 

4.对于伴随有异型增生的,除了根除幽门螺杆菌、对症治疗,最重要的是按医嘱定期胃镜复查,必要时病理活检。中重度异型增生,经专科医师评估,可考虑将局部病变组织切除或手术切除。

 

 

 

如果发生了消化道早癌,我院消化内科还有全新的ESD手术可以帮助患者,请点击视频查阅!

相关文章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5782285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lszxyy@qq.com

门诊工作时间: 上午上班时间:8:00-----11:30 夏令时:下午上班时间:14:00------17:30 冬令时:下午上班时间:13:30------17:00 急诊24小开放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