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暖花开,去户外千万要小心蜱虫

近日,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接收了一名持续发热2天没有退烧的6岁男孩小鑫(化名)。据小鑫的家长介绍,前两天带着小鑫郊外踏青,晚上回家就出现了发热的症状,一开始以为是感冒,然而两天持续发热一直没有退烧。

经过急诊医护人员检查发现,小鑫的右侧腰部有个黑点,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只蜱虫。这只蜱虫已经深深钻进小鑫的皮下组织,周围还出现了红肿。经过医生的紧急处理,成功将蜱虫从小鑫身上清除,小鑫很快便恢复了健康。

据悉,蜱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蜘蛛的亲戚,成虫有八足,体长不超过一厘米,喜欢叮咬皮肤较薄弱、不易被搔动的地方,如脖子、腋窝、大腿内侧等,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、溃疡或发炎等症状,一般均较轻微,但它真正危害并不在此。

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赖林杰介绍,蜱虫在吸血的时候可能会将病毒传播到人体内,导致被叮咬的人出现38℃以上高热,重者可达40℃以上,还伴有头痛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感冒发烧而耽误治疗,有的人还会出现出血现象,如皮肤瘀点、牙龈出血、肺出血、脑出血等,少数情况下还会因休克、呼吸衰竭、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。

“蜱虫体内有一种可怕的病毒,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(也称汉坦病毒,属布尼亚病毒科),这种病毒可以通过蜱虫叮咬而传播给人,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,该病病死率高达12.7%~32.6%。同时还可能传播疾病,如莱姆病、森林脑炎、蜱传斑疹伤寒等”赖林杰表示。

“如果真的被蜱虫叮咬,尽量在24小时内取出,如无法短时间内得到医护救助,可考虑自行取出。”赖林杰介绍,当发生蜱虫叮咬后,一般蜱虫的口部会嵌入皮肤,躯干部分留在皮肤外,切记不要用手指来捏住蜱虫,因为手指接触面大,会让蜱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,还会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,增加感染风险,可以找一把尖头镊子,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它的口器(位于头部),用镊子夹住蜱虫最靠近皮肤的位置(最大程度夹住头部),缓慢向上提拉,切记不能左右扭转蜱虫,最后用碘伏或者肥皂水清洗伤口。如不能自行取出,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。

此外,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,仅有对症支持治疗,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效果越好。所以被蜱虫咬后出现身体发热的情况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但并不是每个蜱虫都带毒,只有被携带病毒的蜱虫咬伤才会发病。

“每年三四月份就会出现被蜱虫咬伤的患者,夏季尤其高发。”赖林杰表示,要想预防蜱虫叮咬,户外活动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,尽量避免在草地、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;户外活动时着长衣长裤,不要穿凉鞋,注意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。

户外回来后要及时更换衣服,检查身体和毛发中有没有藏匿蜱虫,尽量选择表面光滑的针织衣物,这样蜱虫不易粘附。若家里有宠物,需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,及时清理宠物身上的尘土和寄生虫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被蜱虫叮咬的患者可能会有1~2周的潜伏期,一旦出现高烧不适等症状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。

 

文章来源 | 浙江学习平台 丽水日报

相关文章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5782285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lszxyy@qq.com

门诊工作时间: 上午上班时间:8:00-----11:30 夏令时:下午上班时间:14:00------17:30 冬令时:下午上班时间:13:30------17:00 急诊24小开放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